本报讯 8月16日,笔者在山阳区采访时了解到,截至7月底,该区8个农村书屋建设和16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文体设施配备任务已全面完成;居民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21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月95元提高到120元;就业再就业“阳光工程”培训792人,占任务数的106%……一件件实事背后,承载着山阳区委、区政府的民生牵挂,记载着一个个民生问题的解决、一项项惠民举措的落实。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要。”谈到民生工作,该区区委书记牛炎平深情地说。今年年初以来,该区把涉及教育、卫生、计生、民政等方面的工作确定为今年十大民生工程,集中财力突出解决好居民的生活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近年来,该区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积极推进全区教育的现代化、均衡化发展。仅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就投入600万元对苏蔺等农村学校的校舍进行了改造,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全部规划为教学用房;该区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投资300万元,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探和施工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经进驻,正在进行基础浇筑。
“这真是扎根在群众心中的幸福之树啊!”日前,该区东方红街道塔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投用之际,该街道文化巷社区居民杨东航高兴地说。该区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卫生市场管理,打击非法行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就医环境,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目前,该区塔东、太行、光亚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解决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就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最有力举措。”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秋红这样阐释就业再就业工作。为此,今年年初以来,该区积极实施“一户一人”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目前已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劳动力培训1066人次,占目标任务的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931人,占目标任务的97%。
精心打造“世代幸福工程”。该区积极组织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确保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覆盖率达85%。截至目前,该区婚前培训1020人,孕前筛查902人,发放叶酸311人。同时,该区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眼下,该区贝格公司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规划选址意见书、环境评估报告的审批,8月底一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