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阳区委 山阳区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14 17:37 信息来源:山阳区人民政府

市委、市政府:

  2024年,山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拼搏竞进,勇争一流”,为推动山阳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在法治焦作(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山阳区连续五年获得“优秀”等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得省司法厅通报表扬。在2023年司法部法律援助案件评估中,我区案件优良率达到100%。2024年8月2日,在司法部举办的中西部地区法律援助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山阳区做了经验交流。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全区各级党委(党组)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委党校干部培训班重点课程,组织开展基层干部、新任职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不同层级的法治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建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努力把科学思想转化为工作实效。是健全法治机制结合《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山阳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贯彻落实。召开年度工作述法工作会议,听取3家街道和2家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进一步压实各级各单位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意识。三是凝聚法治力量。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组织2次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在全区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全社会崇尚法治、遵守法制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服务效能,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1.规范决策程序,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发、公开、备案全过程有序管理。法律顾问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参与合同审核80余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专业支持和法律保障。2024年,全区备案规范性文件3件,审查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名义发文80余件,备案审查率达100%。

  2.坚持执法为民,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印发《山阳区街道综合执法大队配合区级执法部门(专业执法机构)执法工作事项清单》《山阳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山阳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配合机制(试行)》,规范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行为。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为全区16家单位的72名行政执法人员申领了行政执法证,对9个街道办事处、21家行政执法部门的382名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进行了年审。三是强化培训内容,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暨依法行政培训会和综合行政执法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各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部门80余人参加了培训。四是开展常态化执法监督。印发《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规范涉企检查,简化和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杜绝对企业乱检查。五是加强培育指导,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积极开展依法行政、服务型行政执法、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培育,区税务局被命名为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区卫健委被命名为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在10月24日的焦作市司法行政系统行政执法监督业务大比武中,山阳区司法局荣获第一名。

  3.不断深化拓展,提升政务效能。持续推进帮办代办工作,出台“1+9+N”实施方案,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区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服务413人次,街道、村(社区)提供服务43093人次。2024年,共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487378件,按时办结率达100%;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信息录入工作。严格落实市局关于“互联网+监管”的工作要求,协调指导全区各相关执法部门对标先进,落实主体责任,力争监管覆盖全面。我区监管事项主项、子项覆盖率均为100%。

  (三)立足源头治理,优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一是以源头治理为“抓手”,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防线。严格落实村(社区)调委会每周一次、街道调委会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组织调解员、网格员、司法所人员,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走访,持续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抓住纠纷苗头,将矛盾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2024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846起,成功化解841起。区司法局被表彰为2023年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二是以专业化解为“核心”,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山阳区“党群议事会+楼院微治理”的工作优势,全面推进区、街道、社区、楼院四级调解网络建设。成立区调解员培训学校,建立调解员专家库,备案行专性调委会5家。修订完善了《山阳区专职调解员管理办法》,加强对专职调解员的绩效奖惩,进一步激发调解积极性。

  三是紧扣高质量发展,打造“法治品牌”。发挥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众兜底帮扶和帮助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方面问题的积极作用,实行“三个当天”“容缺受理”等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入门即办结”。通过“接案指派、案中监督、结案审查、案后回访、引领评估”五步工作法,建立法援案件全方位、全流程监管体系,打造山阳区法律援助高效、便捷、惠民新品牌。截至目前,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案件415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80.9 万元。

  四是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全区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62件,已审结54件。办理区政府行政诉讼案件5起,法院已审结案件5起,胜诉率100%。

  (四)创新普法方式,提升普法活动实效

  一是部门联动,弹出普法教育“合奏曲”。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形成联动普法的总体格局。结合重要普法节点,联合相关部门深入街道、村(社区)、企业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二是悉心培育,浇灌基层法治“和谐花”。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让群众身边能有找得着、用得上、靠得住的基层法治队伍。持续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训人员总数达270名,全区54个村(社区)全覆盖,进一步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靶向发力,打造精准普法“新高地”。聚焦“关键少数”,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组织新入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前进行宪法宣誓。聚焦中心工作,先后组织开展扫黑除恶、国家安全教育日、反间谍法、反邪教等法治宣传活动。聚焦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安全、防止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聚焦突出问题,针对在社区矫正对象中多发的“帮信罪”“掩饰犯罪所得罪”等罪名,持续开展专题普法宣传。聚焦农村群众,通过设立“培训需求信箱”、组织专人调查摸底等方式,“问诊”群众关心事。全区共开展普法宣传30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品及资料10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9000余人次。

  (五)完善决策机制,稳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等制度,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二是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发布信息1600余条,其中重点信息领域470余条;通过政府网站共收集双公示上报公开数据信息210余条。三是切实加强审计监督。2024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7个,查出违规金额29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369万元,审计促进拨付资金到位295万元,核减投资额2802万元,提出审计建议54条,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23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8项,撰写14篇审计专报均获得区领导重要批示。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学习形式较为单一。二是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还不高,基层领导干部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还不到位。三是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够规范,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待加强。专家论证和引入第三方评估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在行政决策跟踪评估制度的设计上还较为薄弱。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抓好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自觉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二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进一步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以及风险评估制度,落实专家论证和引入第三方评估,强化行政决策跟踪评估制度。

  三是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依据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工作要求,夯实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锚定2025年示范创建总体目标,积极打造示范创建地区和单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共山阳区委

  山阳区人民政府

  2025年1月6日